會議主題: 「新約希臘文與漢譯中的語法議題」
主講人:陳祥教授
1. 新約希臘文版本簡要歷史
新約聖經使徒書寫的原稿,已經不在。現存的是多種的聖經手抄本,有的寫在蒲草紙上,有的寫在牛皮紙上或羊皮紙上。許多的新約聖經抄本陸續地被發現,像較有名的像西奈抄本( Sinaiticus Codex),1844年在埃及的修道院發現的。
在1455年第一本印製的聖經是拉丁文武加大譯本 (Vulgate)。1516年,由伊拉斯謨,所編輯第一本發行並印刷的希臘文新約聖經”公認文本”,使用七種左右的抄本拼湊在一起完成的。
在中性文本提出理論後不久,1898年德國的學者Eberhard Nestle,使用了文本批判方法,匯集、勘誤及增刪重建聖經原始文本的面貌,出版了Nestle-Aland (Novum Testamentum Graece, NTG) 新約希臘文聖經第一版,Nestle-Aland簡稱 NA,是當代大部分聖經學者所選用的文本 “綜合式文本”,二十世紀後半的英文新約聖經譯本,多採用NA 系列的聖經為底本,而中英文新約恢復本聖經就是採用NA第二十六版。
2. 關於希臘文完成式與過去式
3. Greek Grammar Learning Strategy
Much of what has been learned in terms of paradigms is unfortunately soon forgotten. While this is a place for this type of learning, the forms are better internalized through exposure to them in the context of text.
4. 中文與希臘文的差異
兩種語言之相逕相異未有如希臘文與中文之甚者,希臘文變化多端,中文則否,希臘文如英文為多音節字,中文則為單音節字,希臘文法錯綜複雜,中文則無此情形。因此引起不少問題,且有若干猶待解決。
舉例言之,英文有定冠詞與不定冠詞,希臘文則有前者而中文兩者皆無,如以最相近於定冠詞之”這”勉強譯代希臘文之 ὁ, ἡ, τὸ雖無不可,但卻無以與指示代名詞之”這”相區別。又如以”一個”最為定冠詞之用,若遇無數目意義之處,則極為不妥矣。
中文之時態常由上下文顯明,而無動詞之時態變化,而希臘文卻因動詞變化而意義差別極大。
5. 結語
新約聖經希臘原文的認識,會影響到聖經話語的認定。誠如馬丁路德所說:”儘管傳道者看不懂聖經的原文,但他仍可傳講基督,教化人心;但是若沒有這門(希臘原文)必備的知識,在面對異端的衝擊時,他卻無法闡述自己的論據和抵擋他們的謬誤。”
一面要讓各族、各邦及各民的百姓用自己的語言可以誦讀及查考聖經的話,但另一面神的話的權威性及爭議的裁判,需要回到原文聖經作最終的仲裁。
舊約是用希伯來文寫成(這是古時神選民的母語),新約是用希臘寫成(這是當時各國最通行的語言)。 希伯來文舊約,和希臘文新約,都是受神直接的默示或靈感,所以是可靠的 ﹔…一切信仰上的爭議,教會最後都要以《聖經》為最終(最高)裁判。 (西敏信條)
參考書單如下:
新約希臘⽂與漢譯中的字義、文法、與句子結構分析
Wallace, Daniel B. (1996). Greek Grammar Beyond the Basics: AnExegetical Syntax of the New Testament: Harper Collins.
Porter, E Stanley, (1992) Idioms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: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
Comments